所有的心理问题都与文化有很大关系
《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化》的作者伊森·沃特斯采访的心理学者提出了“症状池”的概念。
“症状池”的意思是说,基本上心理疾病不同于躯体疾病,一个心理问题呈现出什么症状,其实在不同时代是不一样的。它具体有什么样的呈现,是跟当时整个社会文化、信念、价值观,尤其是跟宗教有很大关系,当一个文化默许某种表达形式时,一种症状就可以进入到这个心理问题的“症状池”里面。
比如,维多利亚时代是癔症的时代,现在我们很少看到当时那种很经典的癔症;而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抑郁症”的时代,“焦虑”跟“抑郁”可以说是我们的时代病。
因为文化在过滤一些症状,而它又允许另外一些症状在特定的时间跟地点出现。所以文化跟心理疾病之间其实是有很紧密的互相影响、互相塑造的关系,这一点和躯体上的疾病是不同的。
这告诉我们,一个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管他是抑郁症也好、焦虑症也好,或者厌食症也好,它和肺炎或糖尿病是很不一样的,它不是一个客观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肌体上的器官病变,基本上所有心理问题其实都和我们的文化有关系。所以,全不同的人产生心理问题的方式,以及他们容易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像躯体上的疾病那样是均匀散布,它是受文化影响的。
“抑郁”一直有,“抑郁症”是后来才有
如果现代社会对“抑郁症”的诊断标签是被制造出来的话,那“抑郁”情绪本身绝不是被制造出来的。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忧伤其实在人类社会已经有好几千年,一直都存在。
从古希腊的希伯克里特,一直到中国的《黄帝内经》都对抑郁状态有描述,甚至给出了治疗方法。
比如《黄帝内经》中对齐王的治疗是激怒他,激怒他以后他大骂,然后他的抑郁就好了。这是古代中国。
而到了中世纪时由于宗教的原因,“抑郁”被认为是一种对上帝信仰不虔诚所导致的软弱,所以对“抑郁”就产生了一种有罪的羞耻。直到今天,不少人依然对精神类疾病存在羞耻感。
可是很有意思的是这种“羞耻感”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种潮流范儿。就像现在的年轻人,把“颓废”当成是一个很时髦的气质,穿得破破烂烂是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而当时的艺术家、诗人也是,把“忧郁”当成是一种很高贵的贵族气质,因为跟“忧郁”连在一起的是哲学,是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思考。